巩义市仁源水处理材料厂
联系人:孙经理
手机:15838253283(微信同号)
电话:0371-66557686
邮箱:1813885391@qq.com
地址:河南省巩义市工业园区
2022年水处理剂价格生态环境部号召学习湖州经验,“COD去除剂”大排查来了!
2022年水处理剂价格生态环境部号召学习湖州经验,“COD去除剂”大排查来了!这已经是生态环境部针对“COD去除剂”问题第四次发声了。
3月7日,环境部发布《关于学习借鉴浙江湖州破获“COD去除剂”干扰在线监测数据案件经验做法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的函》,号召各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学习借鉴浙江省湖州市查办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经验做法,适应生态环境执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去年1月,环境部公开通报陕西神木污水处理厂使用“COD去除剂”干扰在线监测数据违法案件;去年4月,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类似“COD去除剂”的据造假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今年2月,环境部还通报了浙江省湖州市“COD去除剂”干扰在线监测数据违法案。
算上最新的这次,环境部官方针对“COD去除剂”问题已经连续四次发声了。
针对同一问题连续发声,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号——“COD去除剂”已经在环境部“挂了号”,未来将成为打击的重点。1
生态环境部号召学习“湖州经验”
环境部最新的这个函,主要是号召各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学习“湖州经验”。
函件中,环境部先是介绍了湖州“COD去除剂”案的查处过程。
原来,去年1月,环境部公开通报了陕西神木“COD去除剂”案之后,湖州市公安机关和生态环境部门高度重视,立即采取了后续行动。
他们通过调查了解互联网“COD去除剂”交易记录的情况,并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手段,挖掘购销记录,确认虚拟身份,先是顺藤摸瓜,找出了湖州市涉嫌使用“COD去除剂”企业的线索。
在5条线索当中,有4条是企业正常使用的情况,排除嫌疑之后,公安机关把怀疑重点锁定在了一家环保企业——长兴新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身上。
锁定目标后,公安机关和生态环境部门又分析了该企业的生产和排污规律,决定把突击检查的时间选择在夜间,也就是企业最可能使用“COD去除剂”造假的时间。
2021年5月的一天夜里,公安机关突击检查了该企业,一举查获了该企业涉嫌长期多次将“COD去除剂”非法投加到在线监测设施取样口的事实。
▼公安机关和生态环境部门查获“COD去除剂”案
该企业的这一行为,被认定为“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方式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涉嫌污染环境罪。
目前,湖州市生态环境部门已经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公安机关也已对4名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介绍完案情之后,环境部又分析了此类违法案件的特点,如隐蔽性强、固定难度大、涉案边界认定复杂、专业支撑至关重要等。
环境部表示,不少违法分子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实施造假前精心设计、干扰数据后销毁证据,给执法调查带来较大难度,需要各地引起重视。
最后,环境部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浙江省湖州市查办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经验做法,不断强化部门联动,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手段,持续提升问题发现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不断适应生态环境执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2
连续四次通报“COD去除剂”问题
事实上,这已经是环境部官方第四次通报“COD去除剂”问题了。
第一次,是去年1月,环境部通报陕西省神木市污水处理厂使用“COD去除剂”干扰在线监测数据违法案件。
2020年5月,生态环境执法局和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现场调查时发现,陕西环保集团水环境(神木)有限公司运营的神木市污水处理厂正在使用“COD去除剂”处理污水。
环境部组织模拟实验并咨询相关专家认为,“COD去除剂”主要组分为氯酸钠,该物质并不能真正去除水中的COD,只是掩蔽了COD的测定过程,使得COD的测定结果偏低,所以应认定为“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方式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
随后,生态环境部责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了该污水处理厂环境违法行为。
由于那是生态环境部首次通报“COD去除剂”造假案,也是使用COD去除剂第一次被认定为“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所以在污水处理行业影响很大。
第二次,是去年4月,环境部举行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就针对“COD去除剂”造假案提问,问生态环境部如何看待这种造假手段,后续是否会进一步跟进处置?
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表示,“对于类似数据造假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公开通报,发挥警示作用,形成有力震慑。”
他还表示,要善于运用新技术,加强调查研究,通过现场勘查、水质监测、物料衡算、资金往来、运营记录等查找发现蛛丝马迹,切实提升执法的针对性、时效性。
第三次,是今年2月,环境部通报浙江省湖州市“COD去除剂”干扰在线监测数据违法案。
环境部要求,各地生态环境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湖州市生态环境部门与公安机关协同联动等好的做法,运用好大数据、物联网、无人机遥感等现代技术,依法严厉打击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突出违法行为。
连续四次针对“COD去除剂”问题发声,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号——“COD去除剂”已经在环境部“挂了号”,未来将成为打击的重点。
3
生态环境执法进入“深水区”
可以预见的是,环境部这个函件发下去之后,各地极有可能掀起一股打击“COD去除剂”造假案的热潮。
环境部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就此问题发声了,而且还明确要求地方学习借鉴“湖州经验”,各地如果再不行动起来,那岂不是太不把领导当回事了?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地方的生态环境部门都在转发“湖州经验”。
除了将开展“COD去除剂”全国大排查,从这次环境部的函件中,还能看出未来生态环境执法的三个新趋势。
趋势1:“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将推广应用
其实,早在去年1月,环境部就印发了《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
随后,环境部还通报过几批优化执法方式的典型案例,比如江苏苏州运用“用电监控预警”查处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案等。
这一次,湖州市之所以能够查获“COD去除剂”案,也是运用了大数据的方法,找到了案件的线索。
因此,环境部在函件中也要求,各地要坚持创新思维,扩展完善大数据综合采集与分析手段,研究实施用电监控、用水监控和关键工况参数监控,持续推进移动执法建设使用,不断强化现代技术在执法领域的创新应用。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探索将生产、销售、物流、金融等数据信息应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实现生态环境执法智能化。
趋势2:生态环境部门与公检法部门的协同联动将加强
湖州“COD去除剂”的这个案子,是公安机关与生态环境部门联手破获的。
公安部门有执法手段,但缺乏专业知识;生态环境部门有专业知识,但缺少执法手段。
两者联合,则能发挥“1+1>2”的效果。
正因为如此,所以环境部才在函件中表示,生态环境执法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以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不断完善信息共享、情况通报、证据衔接、案件移送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联合调查、联席会议、协作办案以及重大案件联合督办等工作机制。
趋势3:生态环境执法逐渐进入“深水区”
就像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坚决打好”变成了“深入打好”一样,生态环境执法也正在逐步深化。
以往,生态环境执法中发现的一些案例,大多是一些简单粗暴地断开采样管路、破坏在线监测设施等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现象。
但是,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环境执法也正在逐步进入“深水区”。
比如“COD去除剂”案,就属于比较隐蔽,不易察觉的造假方式。
环境部也提醒各地,不少违法分子具有一定反侦查能力,实施造假前精心设计、干扰数据后销毁证据,给执法调查带来了较大难度,需要引起重视。
虽然难度越来越高,但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越是形势复杂,越要坚持依法依规,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护,坚决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生态环境执法逐渐进入“深水区”,将会有越来越多类似“COD去除剂”这样比较隐蔽的造假手段被发现。
在此仁源水处理也再次提醒造假者,环保的时代已经变了,过去那种“装样子”的环保已经成为过去时了,只有踏踏实实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
更多2022年水处理剂价格详情点击:http://www.lvliaochangjia.com/